未来汽车由软硬件共同定义 深圳从“千车一面”到“千车千面”

来源:深圳商报 发布:2021-05-27 13:27:18

20多年前,一家名为航盛的企业在深圳成立,瞄准汽车电子领域。创始人杨洪给公司定下基调:蹚出一条中国汽车电子产业由弱转强,走向世界的康庄大道。“我们早期以硬件产品为主。近几年,随着智能网联的发展,公司的软硬件研发比例已是7:3。”近日,航盛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。

虽然没有庞大的汽车整车生产,但深圳逐渐形成了以汽车电子为龙头的零配件生产基地,并出现了一批如航盛一样生产汽车电子控制系统、安全系统以及音视产品的重点大型企业。

未来汽车由软硬件共同定义

近年来,全球范围内的汽车智能化水平都有很大突破,而每个国家的发展路线也不尽相同。美国以特斯拉为代表,走单车智能路线。我国从国家战略层面的角度,选择以“聪明的城市+聪明的道路+聪明的车”形成“聪明的生态”,来推动智能网联技术发展。

打造“聪明生态”,完整的汽车电子供应链是基础。航盛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2010年前后,国内汽车行业出现了一波体验升级的热潮。敏锐捕捉到这一趋势,公司开始扎根汽车智能化,算入局比较早的玩家。

目前,公司有智能座舱、智能驾驶、新能源等三大主要业务,同时在高等级自动驾驶方面也有布局,为厂家提供更全面的解决方案。杨洪强调,近5年,在汽车被赋予越来越多的智能化功能的背景下,航盛的定位也越来越清晰:未来汽车由软件和硬件共同定义。

近几年,不少互联网公司、手机企业也纷纷将业务延伸到汽车。比如华为,虽然强调不造车,但智能驾驶、5G技术、操作系统都是巨大优势。对此,航盛相关负责人表示,长远来看,互联网大厂纷纷入局,是对整个行业的挑战。但对于汽车的不同部件的开发周期和流程,需要长期积累才能建立认知,这是航盛的优势。目前的造车派系之间,更重要的是合作关系。

杨洪在近期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预计“十四五”期间,航盛年销售额将超100亿元,年产销量突破1000万台(套),实现8%利润率。

擦亮自动驾驶之眼

除了构建完整汽车电子生态链,深圳更出现一批专注自动驾驶细分领域的“隐形冠军”。

如果说大疆是智能网联的翅膀,优必选是关节,科大讯飞是嘴巴,速腾聚创则是眼睛。

2014年左右,以哈尔滨工业大学邱纯鑫博士为代表的环境感知研究团队,发现市场上很难买到符合户外场景要求的激光雷达。而这一部件以其大量获取点云数据并实现三维建模的优势,被称为“自动驾驶之眼”。

于是,邱纯鑫在深圳创立速腾聚创,并推出结合了激光雷达硬件、AI算法、专用芯片的智能系统。成立之初,公司面临的情况是,摄像头、IMU在市场上已经有非常成熟的产品,唯独机器人的激光雷达还处于初级阶段。

从机器人雷达起步,公司将产品拓展到了自动驾驶。“这一场景不仅涉及用户与机器交互,还有机器与外界环境,包括行人、车辆之间的交互,还伴随着暴雨、逆光等情况。”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
据悉,速腾聚创的车规级激光雷达预计今年二季度量产。

从“千车一面”到“千车千面”

为何深圳的智能网联领域能持续创新?对此,两家公司也给出了不同的答案。

速腾聚创相关负责人表示,深圳市良好的制造业基础和高端制造业的强势发展、对高端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视以及活跃的创业氛围,为自动驾驶发展提供了优良环境。

而航盛相关负责人则认为,在零部件生产领域,长三角有更加成熟的配套体系。深圳虽也是以硬件起家,却在以手机业务为代表的软件领域蓬勃发展。基于这一基础,再去布局汽车等智能网联业务,优势突出。

“汽车将由大规模生产制造向大规模定制转变。过去是‘万车一面’‘千车一面’,未来可能是‘千车千面’甚至‘一车多面’。这个变化过程必然会带来传统供应链模式的重构,这不能仅靠一家企业,需要多方协作,共同应对。”杨洪在采访中,也再次强调了合作的重要性。(记者 袁斯茹)